一個女人懷胎十月是一件相當難熬的過程,但一家人都在等待著一朝分娩的時刻到來,這種期待又是幸福的。對女人而言,能夠安全生下足月兒是最好的,但是總有一些人受到一些情況的影響,可能發生早產。那么,哪些情況下容易早產呢?
孕婦早產的風險因素有哪些
孕婦發生早產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,對于女人而言,以下風險因素都可能導致早產的發生:
1、有過早產史
早產史是早產的最重要風險因素。多項研究表明,曾經發生過早產的女性,再次生育時早產風險會增加30%~50%。
2、孕婦體重過輕
研究發現,雖然近一半女性孕期體重超標,但是仍有21%的女性孕期體重不達標。孕婦體重太輕本身就會增加早產風險。健康飲食和適度鍛煉是預防早產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3、雙胞或多胞胎
早產是懷雙胞胎或多胞胎孕婦的最常見并發癥。美國“一角募捐步行基金會”(一個為早產嬰兒募款的組織)研究發現,雙胞胎和三胞胎早產風險分別會增加50%和90%。四胞胎以上早產風險更高。
4、兩胎的間隔太短
多項研究表明,兩次懷孕間隔時間太短會增加早產風險。有研究發現,在生完頭一個孩子后12個月內就懷孕的女性中,妊娠39周前分娩的幾率超過50%。美國全國兒童健康質量研究所負責人斯科特·伯恩斯博士表示,兩胎間隔18個月最理想。
5、子宮頸太短
因為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等原因接受宮頸環形電切術的女性,子宮頸縮短,懷孕后早產風險也會隨之增加。
6、夫妻抑郁癥
《英國婦產科雜志》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,患有首發抑郁癥或復發性抑郁癥的女性,妊娠32周~36周早產風險增加三四成。丈夫首發抑郁癥會導致妻子在懷孕22周至31周時早產風險增加38%。
7、細菌感染
細菌性陰道炎、支原體感染和脲原體感染等都會增加早產風險。
此外,空氣污染也會影響導致早產兒的發生,因此,生活環境也對孕婦狀態有很大的影響。
相關閱讀:早產兒需要重視哪些方面的護理如有健康疑問,可到全球醫院網公眾號(webQQYY)咨詢。(責任編輯:石衣)


(本文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及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根據《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》規定視予以公告,如有侵權,請履行《條例》規定“通知與刪除”簡易程序,避免糾紛?。?/b>
上一篇:早產兒配方奶粉怎么選
下一篇:準媽媽飲食需謹慎 花茶不可隨便喝